2025年3月1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国产双探头单光子影像设备(SPECT)应用解决方案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牵头主办,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协办,汇聚了全国顶尖医疗机构和知名高校专家40余人,共绘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发展蓝图。

与会嘉宾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彭斌、科研处处长白桦、财务处处长曹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王广志、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刘亚强。
课题参与单位专家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祥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敏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卫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吉刚、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迈,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夹江县人民医院、清华大学、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参与单位课题组骨干成员。

彭斌副院长在会上指出,国产首台双探头SPECT的成功上市,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他强调,需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形成可推广的国产设备应用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何作祥主任就国产SPECT产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了深入剖析,多维度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刘亚强教授立足国家战略,提出技术升级与产业布局方向;刘迈董事长明确企业责任,以硬核技术推动国产设备产业化落地。

白桦处长强调,项目需严格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政策要求,加强全周期规范管理,落实“里程碑式”考核与成果导向验收,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曹卉处长聚焦资金管理,强调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落实“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明确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

项目负责人霍力主任系统汇报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三大攻坚方向:一,持续优化国产首台双探头SPECT设备;二,高质量完成多病种临床数据采集与分析;三,形成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解决方案及配套培训体系,加速国产设备产业化。同时明确各参与单位职责,提出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

评审专家王广志教授对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应以“规范化应用路径”为核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模式,为产业链安全与医疗资源下沉提供示范。

与会专家围绕项目执行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


与会专家在刘迈董事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永新医疗成都总部,现场考察永新医疗自主研发的SPECT(/CT)设备,对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充满了信心。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国产双探头SPECT设备应用解决方案研究高水平团队的正式建立,更是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发展的新起点。项目团队将坚持以“创新引领”为原则,攻克技术难关,打造覆盖全国的多中心国产首台双探头SPECT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国产创新惠及更多患者。